两种前脸可选,换装电子怀挡+隐藏式门把手,大众朗逸PRO实车到店
在燃油车市场,大众朗逸一直是一款备受认可的“国民家轿”,销量与口碑双丰收。即便在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强势崛起的当下,朗逸仍在细分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。不过,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,朗逸也不得不调整策略。据终端数据显示,目前朗逸入门版车型的价格已下探至8万元左右。为了进
在燃油车市场,大众朗逸一直是一款备受认可的“国民家轿”,销量与口碑双丰收。即便在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强势崛起的当下,朗逸仍在细分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。不过,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,朗逸也不得不调整策略。据终端数据显示,目前朗逸入门版车型的价格已下探至8万元左右。为了进
近日,网络上一段高速追尾视频引发网友热烈讨论。视频中,一辆黑色新能源SUV疑似突然失控,在追尾前车后,拐至应急车道撞击护栏并摩擦滑行减速逼停。在此过程中,车主将驾驶舱车门打开并持续试图刹车控制车辆。一系列自救措施,被不少网友称作“教科书“应急技巧。
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,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哪些大事?奇瑞汽车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;一汽股份收购卓驭科技股权案进入公示期,卓驭科技前身为大疆车载事业部;汽车车门把手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稿发布。
工信部官网近日发布《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》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,明确规定禁止全隐藏式车门外把手设计,要求每个非尾门车门必须配备机械释放功能的内外把手。
å¿«ç§æï¼è¿æï¼ç¹æ¯æå¨ä¸å½å¸åºäº¤åºäºä¸ä»½äº®ç¼çé¶æ®µæ§æç»©å ââå¨9æ15æ¥è³21æ¥è¿ä¸å¨ï¼å ¶æ
戎辉:随着汽车系统电动化的发展,电动隐藏式车门把手被广泛应用,市场上车门把手产品的操作方式和结构型式日趋多样。为应对电动隐藏式车门把手新技术、新安全需求,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车门把手安全性,筑牢汽车安全底线,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门把手标
工信部 汽车 技术要求 门把手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25-09-24 18:33 4
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(NHTSA)近日连续接到9起关于特斯拉电动汽车车门打不开的报告,部分车主被迫砸碎车窗,才能把后座的儿童救出来,NHTSA已经对此展开调查,针对的是2021款 Model Y的外部门锁功能,并有可能扩展到其他车型。
这事儿并不是一拍脑袋决定的。早在5月,工信部就公开征求过对《汽车车门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》的意见。文件中明确提到,隐藏式门把手在使用中暴露出不少安全隐患。
汽车设计领域的创新从未停歇,但有些“创新”,正在被现实狠狠拦下。最近,隐藏式门把手——这个曾经让不少新车充满科技感的配置,可能真的要退出中国市场了。监管部门已经讨论将其禁止,并规划出明确的执行时间表。消息一出,业界哗然,车企和消费者都在关注,隐藏门把手为何突然
特斯拉设计总监弗朗茨·冯·霍尔茨豪森公开承认,公司正在重新设计车门把手系统。这消息来得突然,却又在情理之中。
对于很多第一次接触特斯拉的人来说,平齐门把手可能是个“小麻烦”——看着车门很光滑,伸手去推却没反应,得琢磨半天“是不是要按哪里?”“是不是要滑一下?”。而大众汽车品牌首席执行官托马斯·舍费尔(Thomas Schäfer),显然和你有一样的感受。
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可以降低车辆风阻改善效率,同时可以让车辆看起来更简洁,让设计变得更高级,但它也有不可回避的缺陷,使用便利性不佳。近日,参加慕尼黑IAA Mobility展的大众高管谈到,弹出式门把手设计是个错误。
隔壁那个女人就站在那里,门口没别人,她还偷偷扯开了口罩,对着我家门把手咳了好几声,然后满意地走了。
最近,有车企研发人士透露,监管部门开会讨论了隐藏式门把手的问题,并且后续将在法规中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,允许半隐藏及传统门把手,且必须带有机械冗余。
有车企研发人士透露,监管部门开会讨论了隐藏式门把手的问题,并且后续将在法规中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,允许半隐藏及传统门把手,且必须带有机械冗余。
据恒州诚思调研统计,2024年全球汽车电动隐藏式门把手市场规模约7.41亿元,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,到2031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4.59亿元,未来六年CAGR为8.9%。
这款门把手的现代设计出自洛杉矶工业设计师Will Zhang 之手。这款名为 “辐条旋钮” 的门把手由实心黄铜制成。
近年来,随着汽车电动化、智能化浪潮的推进,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其流线型外观和科技感成为车企设计的“标配”。然而,这一追求美学与空气动力学优势的设计,却在碰撞、断电等极端场景下暴露出严重的安全隐患。5月8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对《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》强制
早些年新能源车刚流行用隐藏式门把手的时候,很多人觉得这种设计更简约、更高级,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阻,但时间长了越来越多人发现隐藏式门把手的不足,比如冬天容易结冰冻上,电路故障时不会弹出、发生碰撞事故时撬门没有借力点等,所谓的降低风阻效果也是微乎其微。
汽车门把手这个并不起眼的部件,正因隐藏式设计陷入安全争议。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加剧的背景下,隐藏式门把手成了车企塑造产品差异化的亮点。然而,隐藏式门把手不易识别、低温失灵、断电失效、碰撞后弹出困难等问题,使得车企标榜的“智能光环”逐渐被打碎。